搜索

您的关键词

新闻资讯

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28年政策性贷款落地 超长期“耐心资金”从何而来

12 2024/08
2024/08/12

来源:《经济观察报》

一笔长达28年期的政策性贷款成功落地后,陕西光电子先导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内心久悬的重石终于得以安放。

8月7日,经济观察报从光电子先导院获悉,7月初,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国开行”)陕西省分行与光电子先导院签订总额为5亿元的28年期贷款协议,并在第一时间发放首笔贷款2000万元,支持“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加速落地。

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8月9日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表示,28年的长周期贷款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长期的资金保障,这相当于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一颗“定心丸”。在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发展过程中,面对新的机遇或需要进行额外投资时,管理层可以更加专注于战略决策和行动计划的执行。

杨军红称,在国开行的资金支持下,项目将建成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首个硅光中试平台,补强国内的硅光中试代工薄弱环节,满足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发展需求,助推陕西千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加快形成,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跃迁”。

国开行主导此次长期限企业贷款,与其政策性银行的身份直接相关。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向经济观察报表示,政策性银行以助力政府产业政策落地为经营目标,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这是该笔政策性银行28年期企业贷款能够落地的根本原因。企业经营存在生命周期,商业银行也需要做到资产与负债的期限匹配,站在商业经营的角度看,商业银行是不会发放28年期的企业贷款的。

企业渴求“耐心”资金

在启动“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前期,杨军红等光电子先导院的管理层曾经对资金问题发愁不已。

作为陕西省和西安市光子产业链“链主”企业,光电子先导院目前已经建成了光子芯片公共服务平台和先进化合物工程创新平台,具备砷化镓(GaAs)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光刻、刻蚀、薄膜制备等关键工艺能力,是集研发、中试、检测等全流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光电子芯片共性技术平台。

据经济观察报了解,光电子先导院于2024年对现有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启动“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5亿元,建成后将解决各类硅光芯片创新主体在当前硅光产业链中面临的研发中试需求困境,将为光子产业补链、强链、延链提供有力支撑,持续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难关。

光电子先导院于2021年和2022年分别获批组建省、市级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该公司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一直以来,国内共性技术平台的发展由于其公共性和准公益性的特点,从短期经济角度来看,自身造血能力较弱。因此,相较于量产型的硬科技企业,共性技术平台所获得的资金支持较少,这也成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之一。

杨军红说:“硅光中试平台属于新基建领域的创新型基础设施。由于硅光市场尚未爆发,项目可能存在回报周期长等问题,更需要耐心资金的支持。而银行信贷周期普遍比较短,和我们长期资金的需求很难匹配。”

在杨军红看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长期规划至关重要。长期的资金支持可以使企业避免因短期目标的压力而偏离既定的发展方向。当面临短期目标的堆积和压力时,企业可能会被迫采取与长期规划不符的行动,这可能导致企业方向的偏移,甚至改变。因此,长周期的资金支持有助于企业稳定地沿着规划的道路前进,避免因短期业绩目标而产生的偏差。

杨军红表示,国开行陕西省分行运用中长期信贷产品,为推进这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具有创新意义的金融支持。“在2023年的一次交流中,我们和国开行陕西省分行建立了联系。当了解到我们的硅光中试平台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后,国开行陕西省分行深入调研,了解研发和建设计划,结合政策迅速拿出了一套金融服务方案。这套方案完美解决了公司对长期资金的需求,减轻了公司在扩张期内的还款压力。”

国开行陕西省分行科技金融处负责人表示:“我行积极服务陕西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挥开发性金融示范引领作用,助力解决科技创新领域‘投早、投小、投长’资金不足的难题,通过专项贷款政策提供与项目期限匹配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延长贷款期限至28年,支持光电子先导院实现光子技术迭代升级,进一步完善‘稀缺平台资源+专业技术服务’作用,助推我省光子产业加快突破中试、检测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瓶颈,打通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化量产的完整链条。下一步,我行将加大对光子产业链的资金支持力度,助力陕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子产业生态高地。”

助力科创企业融资

薛洪言认为,上述28年期政策性贷款应该属于特例,其信号意义在于,在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政策导向下,金融体系正加大对科创类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未来一段时期,科技型企业将迎来更加友好的融资环境。

2023年10月30日,国务院召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需将更多的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做好以“科技金融”领衔的“五篇大文章”,体现了中央对科技金融发展的高度重视。

2024年1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强调应持续深化科技金融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形成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并扎实做好金融风险防控。

2024年5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再次指出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持续完善科技金融管理组织机制,鼓励其结合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先行先试,研发专属产品与服务,并要求在未来五年形成基本服务体系。

2023年5月,围绕服务西安“双中心”建设,国开行牵头50亿元银团贷款支持西安科学园项目建设,该笔贷款成为目前国内科学城建设中单笔额度最大、周期最长的政策性融资。2022年12月,国开行向陕西空天动力创新中心项目提供融资4亿元,支持开展空天动力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

5月24日,国开行官微发布的文章显示,今年1月至4月,国开行发放科技贷款406亿元,其中,发放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165亿元,重点支持了集成电路、机械装备及工业自动化、基础材料、新能源技术应用、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此外,国开行表示,聚焦服务从“0”到“1”的原始创新,国开行自2021年起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超过2770亿元,支持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技术研发,助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服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月25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六大国有银行官宣调降存款挂牌利率。这是继2023年12月后,六大国有行再次迎来存款利率下调。其中,五年期整存整取年利率由2%降至1.8%,也就是说六大行存款利率正式告别“2字头”。国有大行启动新一轮存款降息,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在贷款投放策略上展现出哪些差异?

随着我国贷款利率连创历史新低,以及科技金融不断加强对硬科技企业融资支持,陕西的科创企业已感受到降息利好。“公司的财务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将增强我们持续投建中试平台的信心和力度。”杨军红说。

与商业银行贷款相比,杨军红表示,对于资金紧张的创业企业来说,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依然充满挑战。许多创业企业虽然拥有技术,但由于订单收入确认较晚,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特别是在与大型企业合作时,结算周期较长,使得企业在前期需要资金支持时面临更多困难。

因此,她认为,耐心资本和长周期融资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即使目前资金需求不大,能够获得长期融资承诺也能让企业在资金使用上更加灵活,心理上更加踏实。长期融资的这种灵活性和稳定性,是贷款核心的价值之一。

从商业银行角度信贷来看,薛洪言表示,当前,长端市场利率处于低位,且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周期,企业经营不确定性大,银行更愿意通过控制贷款期限来管控贷款风险。换言之,在发放长期限贷款时,银行对企业属性、规模、担保物等会有更高的要求。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第1183期

记者:蔡越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