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智驾”时代开启,激光雷达驶入快车道
2025年,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颠覆性的变革,“全民智驾”时代的大幕缓缓拉开。在这场变革中,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的核心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PART.1
各大车企提前布局
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激光雷达正迅速从高端配置走向普及,成为众多车企竞相布局的关键领域。近期多家车企在发布会上都有提到激光雷达的重要性。
鸿蒙智行于2月20日召开尊界技术发布会,余承东在会上表示,华为以六大核心智能技术,构建鸿蒙智行产品实力,引领了智能驾驶的发展。尊界 S800 搭载全向立体融合感知系统,在车辆的前向、侧向、后向,尊界 S800 精心布局了 4 个高性能激光雷达,包括一个半固态主雷达和三个固态激光雷达,与其他多种传感器相辅相成,共同为车辆打造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感知能力。
其次,比亚迪于2月10日发布“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实现高阶智驾全覆盖。其中,天神之眼A三激光雷达方案用于仰望品牌;天神之眼B单激光雷达用于腾势及王朝/海洋网高端车型。10万以上车型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10万以内如第二代秦PLUS DM-i等多款车型也会搭载,全面推进激光雷达在10万级汽车市场的应用,让消费者享受智能驾驶的便利与安全。
长安汽车在2月9日发布 “北斗天枢 2.0” 计划,8月将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实现极黑、极端天气避撞,夜视通行能力同级最优,AEB 避撞速度提升至 135km/h,展现智能化决心,树立 10 万级车型智能化升级标杆。
其他车企也均在智能驾驶领域有重要进展。深蓝汽车发展迅猛,全新SUV车型如深蓝S09亮相,配备车顶激光雷达,为智能驾驶提供硬件支持,其CEO 邓承浩称 2025年为智驾元年,计划全系搭载L2+智驾系统,新车还预计配备超级增程系统,并可能搭载华为乾坤智驾系统。零跑汽车C系列多款车型及全新紧凑型SUVB10搭载激光雷达,通过优化算法、提升感知与决策能力,未来还将加大激光雷达配置力度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激光雷达将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助力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PART.2
激光雷达加速“上车”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种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反射光来探测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角度等信息的遥感技术。近年来,高阶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带动激光雷达渗透率和装载数量上升,激光雷达正在加速“上车”。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量突破150万台,12月更是单月交付突破20万台。而在三年以前,激光雷达全年交付量还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

2024年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量
从整车统计口径来看,2024年前装标配激光雷达交付新车137.37万辆,同比增长211.78%,前装标配搭载率突破5%,达到5.99%。截至2024年底,中国市场有32个品牌的88款在售车型提供激光雷达的配置选项。
此前,激光雷达上车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于价格昂贵(马斯克多次提到该原因),在整车成本中传感器总体成本受限情况下容易“退而”替换成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其他相对低成本传感器。如今,随着激光雷达价格已大幅下探,智驾市场将被进一步激发。
而展望2025 年,行业内普遍预测激光雷达的装车量将突破300万台,这一数字不仅是对过去增长趋势的延续,更是对激光雷达未来市场潜力的有力证明。
光电子先导院与激光雷达
2024年,光电子先导院在已有的消费电子级VCSEL芯片平台的基础上,开发车规级VCSEL芯片工艺,并新增核心设备20余台(套)。
目前,光电子先导院已经完成了光刻、刻蚀、薄膜等车规级VCSEL芯片全流程工艺开发,并进行了多轮工艺流片,达到设计要求,可为激光雷达厂商提供研发、中试等服务。